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媒体视角 > 其他活动报道

其他活动报道

深圳商报:曹远征: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更新时间:2015-09-10

● 精彩观点 ●

    这几年宏观调控有个新词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什么叫做系统性?是不要由于某种去杠杆的发生,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如果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有三个风险点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是银行的坏账上升,二是影子银行债务违约,三是地方债务。

    中国政府债务大概占GDP的比重不超过40%,这在全球是最低的;中国家庭基本不负债,唯一负债的就是房贷;但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负债就比较重,经济下行会带来风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问题。

    【深圳商报记者/刘双】在29日举行的“问势2015”专题报告会上,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金融“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

    曹远征认为,中国金融正处于风险释放的阶段,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是挑战与机会并存的时代。如果说中国金融要继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目前正处风险释放阶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是新阶段,一个是我们的速度变了,第二个是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个动力也在发生转化。”曹远征说,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化的后期阶 段,企业变大后不仅需要短期资产,还需要长期资产。银行端、资产端出现了贷款债券化,如果从企业资产负债表观察,2002年的时候,中国企业的负债 91.9%来自于银行,而这个数字去年大概不到50%。

    中国进入这个阶段,人均GDP快速提高,成为中等收入社会。除了支持现在消费、未来消费外,还有闲钱,风险偏好出现极大的变化。在银行的负债端,出现了存款理财化。去年开始,银行存款急剧降速,银行为了留住客户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发放的金融产品超4万亿,出现了所谓贷款、存款遇冷的现象。

    “再观察一下,中国现在进入新阶段,新阶段的标志是产能过剩”。曹远征说,去年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资本项下对外投资超过外商对华投资这是历史性的转型,中国正在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这也是此前股市火爆的背景。

    在这个转型中,具有哪些新挑战?当我们看企业需要长期负债的时候,企业就会发行债券,其利率是长期利率,利率市场化就是挑战之一。如果说存款理财化、贷款债券化,意味着短期、长期要有个配置的问题,这个配置一定是跨市场的,因此混业、综合经营又是一个挑战。

    “过去有中间干预,现在是市场报价,就出现了人民币的贬值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曹远征说,改革正在进行中,需求还在那个地方,不确定性的增加让风险凸现。这给我们金融机构带来深刻的反思,金融机构是干什么的?大家经常讲融资是利率问题,利率是时间价值,期限越长就越贵。中国金融正出现这样的变化是风险释放的阶段,它对金融机构的挑战,使金融机构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它不仅仅是资金的沟通渠道,更是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前景安排。“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年代。”曹远征说。

中国金融存在三个风险点

中国真正的金融风险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曹远征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2008年的危机是金融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

    “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最重要的区别是用杠杆,大家买房都有房贷,到银行贷款必须有30%的首付,100万的房子给30万的首付,负债70万,你是100万的资产,资产负债表是杠杆的三倍。从巴塞尔协议来看,如果有8元的资本金就有100元的资产规模,某些金融机构的杠杆达到20倍到50倍之间,所以要监管。”

    什么叫金融危机?就是快速去杠杆。曹远征解释,资产负债表危机就是快速去杠杆问题。杠杆在加成,突然某种原因造成杠杆衰退,就变成了资产负债表危机。资产负债表危机对任何一个机构都存在,只不过金融机构的杠杆最大,表现得最明显,因此称为金融危机。

    观察中国的资产负债表,一共是四张表: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家庭。从这四张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看,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超过40%,这在全球是最低的;中国家庭基本不负债,唯一负债的就是房贷;但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负债就比较重,经济下行会带来风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问题。

    曹远征指出,如果说防范风险的话,就得规避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角度观察,这几年宏观调控有个新词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什么叫做系统性?是不要由于某种去杠杆的发生,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如果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有三个风险点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是银行的坏账上升,二是影子银行债务违约,三是地方债务。

    首先,中国银行业的坏账正在上升,今年一、二季度,坏账达12.3亿元,而且今后还会上升。但在曹远征看来,这个风险是可控的,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资产负债,坏账准备率高。加上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只有坏账超过3%的时候,银行才会出现损失,才会有系统性金融风险,但这是个小概率事件。

    “今年房地产下降很快,有人担心房地产会给银行带来大冲击,但实际风险不大。”曹远征进一步解释说,中国首套房首付标准为30%,二套房达40%以上,只有在全国房价同时下跌30%以上,才会有大面积的违约出现。从全国角度来看,这种几率很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可持续。

    至于第二个风险,金融是风险配置机构,金融不怕风险,但怕看不见的风险,这就是上面说的影子银行债务违约问题。曹远征解释说,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表外经营提供融资安排,特别是房地产在调控的情况下,要求不能给房地产发放贷款,但影子银行“看不见、摸不着”。在他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要么就彻 底出资产负债表,要么就回到资产负债表。所有的非标准产品回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银行的资本不够,银行就应该增加资本。

    第三个风险是地方债务问题。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负担占整个GDP的比重相对比较低,主要是期限错配。审计数据显示,48.85%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在2008年以后,期限多半在三到五年。政府拿这些钱修铁路、修轨道交通、修基础设施,要相当长的时间,还没有形成盈利,还款期限就到了,这是中国的地方债务特色。

将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

    曹远征认为,如果说中国金融要继续发展,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金融如何和实体经济融合。

 

    如何交相辉映?它反映出中国金融产品的单一性、贫乏性,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含义是一条收益率曲线。利率市场化是什么?金融机构根据对风险的判断、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定价。各种不同的金融机构竞争性地提供市场金融产品,这就叫利率市场化。这个竞争性的市场,首尾相接会形成一天到三十天的产品,会形成15日曲 线,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改革目标——“国债收益率曲线”。

    “如果要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就不能画地为牢经营,割裂市场,而应把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结合。”曹远征指出,如果政府不做这项改革,市场也会 做。互联网金融就是把货币市场打通的产物。未来资产证券化,就是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融合,这是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中,将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

    曹远征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重要的一条,是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不再设限,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各种经营活动不再设置政府障碍,比如说上市,是将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即便是大家经常评论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也鼓励众筹的发展,通过这些让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