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智者观点|李津逵:应对新冠疫情是对“先行示范区”的一次大考

更新时间:2020-03-02

       摘要:目前全市上下阻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也是对“先行示范区”的一次大考。中央要求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要把改革发展同时抓好,对于深圳来说,建设“先行示范区”不能被疫情干扰而弱化,相反应把握这一难得契机,学习香港、新加坡,对照浙江、江苏和广州、佛山,理性应对,取长补短,切实担起“先行示范”的使命。


      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对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一次至为难得的大考,考出深圳城市治理体系与能力的优劣。我市在应对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例如为应对疫情先行立法。但也看到我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先行示范”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考应急反应是否敏感


      应急反应是系统活力的集中表现。网上有文 “经此一疫,广深之间,我会毫不犹豫选广州而弃深圳”,对深圳的应急反应提出了批评,文中说:“我们且来看看广州、深圳两座城市应对疫情的重要动作和时间。


      1月22日,广州率先一线城市最快发布《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同时发布了九条健康防护指引;


      1月26日,也就是广州发布了《一封信》的四天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才迟迟发布《致湖北返深或来深朋友的健康告知书》。


      1月30日,广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2号通告,呼吁全体市民、来穗人员微信登记14天内离返穗情况;


      2月3日,深圳才迟迟上线返深人员健康登记申报入口。


      1月31日,广州开启网上预约购买口罩通道;


      2月10日,深圳才迟迟公告口罩预约将于2月11日上线。


      不难看出,广州反应更迅速、高效,几乎每一步都走在深圳前面。


      如,广州在1月31日就已开启网上预约购买口罩,在复工大潮到来前就已做好口罩供应准备,足足比深圳早了11天。


      作者以时间表说明,深圳的应急反应不够敏感,距“先行示范”的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


二、考基层治理能力是否合格


      近期我市企业开始复工,从中央到地方为企业减负从金融社保方方面面出台政策和措施。但是也有一些街道办形式主义的做法层层加码,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对企业复工起到阻碍作用。


      例如,宝安区一个公司准备复工,街道办居然因为没有防护服不批准该企业复工。大家都知道当前医院发热门诊都不许穿防护服以减少浪费医疗资源,企业抱怨这是逼企业去争抢有限的医疗资源。


      又如,一家公司准备复工,文件设施准备齐全还不够,街道办说还差横幅,企业已经花钱买了街道办认可的宣传海报,但是被告知还要按要求打上横幅。


      相反,佛山市长承诺企业需要防疫物资,提前三天提出,政府帮助解决。决不允许一家企业因为没有口罩不能复工生产的事。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我们的街道办对于企业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只善于“管卡压”,却不善于服务。这就给我们敲响警钟:在创新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民营小微企业的深圳,基层治理体系却存在如此不适应的问题。


      2月15日省政府电话会议决定 ,从2月16日起,不再对企业实行复工复产相关防控工作核实报备制度,改为企业复工后核查监督、指导帮助。也就是企业申请复工不再需要向镇街报备、不需要镇街派人现场核实后才允许复工复产。改为镇街通知企业复工复产时一定要按照“五个到位”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并做好相关台账备查就可以复工复产,镇街在后续监督、指导、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如发现企业在疫情防控责任落实中明显存在漏洞和存在重大风险的,可以责令企业马上整改并限时整改,整改不能完成可以责令停工。


      但是深圳市并没有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电视台也没有宣传。也许是担心一旦传达就会造成失控局面。因此各街道依然沿着此前的复工要求继续推进,直到17日石岩街道还在复核企业宿舍是否满足开工隔离的需要。这就检验出我们的体制是缺少弹性,缺少从上到下的应变能力与科学理性的认识能力。


      市里要求10号可以复工,但南山区有的街道直到9号都不能准确回答企业“紧急预案”和“必备文件”的定义。有企业反映,这些基层部门是宁可不批准开工也要规避承担传染带来的责任。市政府各区各部门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要求不明确、理解不到位、执行无底气,正是需要深入检讨的体制机制问题,正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契机。


      而当我们的街道还在为企业复工犹豫不定时,浙江省却谋定而动,已经开始抢人大战了


三、考是否具有“闻过则喜”的胸怀


      “先行示范”首先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因此“闻过则喜”的胸怀非常重要。前述“经此一疫”一文,是一篇摆事实讲证据的文章,是反思深圳难得的一篇谏诤之文。深圳当年有袁庚“批评我的文章不用审稿直接刊登”的勇气,当年市长有与“深圳,谁把你抛弃”作者对话的态度,完全可以鼓励这样的作者做深圳的观察员、监督员。但这篇文章却在微信平台上被删贴了。无论删贴是否出自深圳官方的意志,都难免给人以深圳缺乏自信的印象。


四、考治理体系是否完善

     

      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中,我们看到机关干部到一线,看到党员干部坚守岗位,看到网格员为隔离居民服务的感人画面。但是所看到的这些都是体制内资源和体制内的行为,并不是全社会协同共治的表现。本应活跃在应对新冠疫情第一线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声音廖廖,协同共治的局面并没有显示出来。深圳不少地方出现了召募志愿者的通知,但既有的志愿者组织似乎活力不足,几乎没有展示出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应有的社会活力。相反,物业管理公司、快递公司在这次应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表明,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够完状况,还不够灵动,需要认真检讨反思了。


      目前全市上下阻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也是对“先行示范区”的一次大考。中央要求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要把改革发展同时抓好,对于深圳来说,建设“先行示范区”不能被疫情干扰而弱化,相反应把握这一难得契机,学习香港、新加坡,对照浙江、江苏和广州、佛山,理性应对,取长补短,切实担起“先行示范”的使命。



作者李津奎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


  • 微信公众号